HTH华体会日前,我国首部系统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HTH华体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正式印发,并提出“十二五”时期7大领域16项建设重点。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规划》的出台旨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对于推进我国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了解,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学习跟踪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期,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曾围绕“两弹一星”研制任务,建造起一些大型科研支撑装置,掀开了设施建设的序幕。
近年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看,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在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出了科学目标宏大、创新性突出、技术水平高的设施长远发展规划,印度、巴西和韩国等新兴国家也作出类似部署,HTH华体会这些规划的实施将对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国内看,近年来我国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面对科技进步的新形势,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必须站在更高起点长远谋划设施建设。党的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将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力量。
综合考虑国际发展态势、国内发展现状,在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尽快出台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长远规划,支撑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规划》时指出,目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迈上新台阶,为下一步全面推进设施建设储备了丰厚的人才、技术基础和建设经验。但当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不够,HTH华体会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
《规划》从科学前沿的性突破对设施建造的要求、设施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作用、国际科技竞争合作对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赋予的新使命和责任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规划》认为,我国设施建设总体处于由局部突破迈向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设施建设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据介绍,能源科学领域将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科学问题为目标,以核能和高效化石能源研究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能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为能源科学的新突破和节能减排技术变革提供支撑。
生命科学领域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科技瓶颈。
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重点建设海底观测、数值模拟和基准研究设施,逐步形成观测、探测和模拟相互补充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材料科学领域以适应材料科学研究从经验摸索阶段到人工设计调控阶段转变的趋势为目标,推动材料科学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相协调方向发展。
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领域以揭示物质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目标,面向超越标准模型新粒子和新物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中低能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方向,提高微观世界探索能力和自然界基本规律认知水平。
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以揭示宇宙奥秘和解释物质运动规律为目标,面向宇宙天体起源及演化、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方向,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能力、空间天气和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能力。
工程技术科学领域以解决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过程等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探索和逐步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重点任务的实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