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华体会就在各省公布投资计划的时候,Z老板(化名)还在微信里兴奋的对记者表示,“要发财了,要发财了,如同天降奇财”。随后,Z老板被人调侃的问道:“要不要给大家发个微信红包呀?”
Z老板回应:“发什么发,等项目落地,赚到钱了就发个大红包”。Z老板一直从事基础设施投资咨询业务,给地方政府提供服务。
一周之后,3月11日晚上,Z老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最近一直在啃发改委发的《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代码的相关管理文件,还要研究最近出台的各项政策。政策有点太多了,千头万绪,HTH华体会剪不断理还乱,每个部门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发文,最后难免神仙打架,操作层面遭殃呀!”
用他的话说,这或许是未来几年内,基础设施投资的赚钱的最好机会。但是现在看来,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一系列的节点卡住了基建投资的推进:首先是金融机构对融资主体的新要求让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困难——金融机构要求政府投资类项目需要加入一个有现金流的市场主体,项目可研报告也要换成可研报告;其次是专项债资金难以注入平台公司,政府配套部分资金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更让Z老板焦虑的是,这两天,某省把土储和棚改专项债也叫停了,尚不清楚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更高层面的要求,会不会全国范围推进?
Z老板表示:“把土储和棚改的专项债停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和现金流就会少一大块,对于地方的三保、城市发展的都有影响,对于债务还款等都会有影响,所以觉得停掉土储和棚改专项债的做法值得商榷。”
Z老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基建项目里,政府直接投资的或补贴的项目,立项应采用审批制。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提出要有现金流的市场主体。在Z老板看来,这个无法在可研报告中体现出来,因为政府投资项目本来就是一个纯政府投资行为,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应,不可能再介入一个有现金流的市场主体。
Z老板表示:“若是借钱变成当地国有企业,倒是满足了金融机构要求主体和立项主体一致,但是金融机构还要求可研报告要换成的可研报告,而不是立项的可研报告。若是一个市场化项目,跟政府没关系,上面的操作倒是可以,而乡村振兴、环境治理、市政交通等行业,理论上都是政府负有提供的义务,怎么操作?”
在Z老板看来,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开工的和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前期行业主管部门已经采用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招过施工标,并用了财政资金,如果现在项目又转成市场化融资,原来落实的预算资金算什么?如果变成融资平台主体去招标,再从金融机构融资,实质上会变成BT模式。
BT即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早已经被禁止多年。
另一个问题在于专项债。专项债以诸如住建局、卫健委等实施机构的名义去申报,一旦项目入了库,通过了评审,发行成功,地方政府再把钱给到当地的融资平台或者国有企业,让他们去做项目的具体实施,然后按专项债实施方案中的还款计划去还钱。专项债项目同样遵守资本金制度的相关要求,需要地方匹配一定的资本金。
但目前,资本金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注入平台公司?债券部分资金如何交由平台公司使用?等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操作方式。
ABO是授权 (Authorize)-建设(Build)-运营(Operate)的模式,即地方政府通过竞争性程序或直接签署协议方式授权相关企业作为项目业主,并由其向政府方提供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及运营服务,合作期满负责将项目设施移交给政府方,由政府方按约定给予一定财政资金支持的合作方式。
此外,专项债需要同数量的政府资金配套,但有些专项债项目投资巨大,建设期2-3年,需要本级政府匹配十亿左右的资本金,地方政府并不容易筹集。
Z老板表示:“但是不得不佩服咨询机构的聪明才智,办法来了,就是做大专项债项目的可研报告,比如,本来项目全部做下来只需要5个亿,现在把可研报告要做成10个亿,同时申请5个亿的专项债,全覆盖了,不用自己匹配了。”
更让Z老板焦虑的是土储和棚改专项债的叫停,他告诉经济观察报,在专项债市场里,将土储和棚改专项债称为标准专项债,其他的称为非标准性专项债,区分就在于土储和棚改专项债有很明显的收益,可实现性高,并有明显的价格参考,就是以近三年同类型、同区域土地挂牌成交价格做参考。而其他类项目的专项债,由于不具有明显的收费价格基础,收入因素人为捏造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称为非标准性专项债,例如乡村振兴类项目,收益没有定价可以参考,收益完全由咨询机构(可研编制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人为炮制,HTH华体会为了增加发债额度,穷尽一切办法,一旦运营期收益不足,还款只能靠地方政府去贴了。
记者获得的一份由某省财政厅发布的《关于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做好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到:提出重点支持去年底国务院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等“七大领域”以及当前急需的应急医疗设施、公共卫生、城市供热供气、老旧小区改造等政府投资项目。根据目前掌握信息,2020年债券不再安排土地储备、房地产项目。
在Z老板看来,土储和棚改不做的话,那些非标的专项债容量有限,那么第二季度开始,专项债也就没什么可做的了。毕竟不能每个县搞很多养老、物流、医疗健康项目等,对于很多县城来说,棚改还没有结束,HTH华体会还需要棚改和突出做大财政收入,改变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
F经理也是一名给地方政府提供基建服务的人员,此前,他所在的机构为某县政府提供为期一年期的顾问服务,但突然起来的大规模基建投资,让该县在今年年初又续约了。
2月10日,财政部PPP中心发一号文,要求提高项目入库,特别是医疗类项目,这个县从年后就开始梳理能够做PPP项目的清单。
PPP一号文是指2月12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发出的《关于加快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出要保障医疗、养老、教育、生态环保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保障性强、外溢性好、社会资本参与性高的项目优先入库。
F经理从正月十五一直在家办公,2月底高铁刚刚通,就赶到了该县,第一件事情是先去体检,做CT,验血,然后就进入半隔离状态,
F经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住在一个半隔离的酒店,每天一日三餐送到,需要开会的时候再被接去。现在有很多文件要求报项目,有PPP、有专项债,还有其他类别,正在研究应该走哪个通道,然后对项目打包,做可研报告。”
3月12日,大岳咨询董事总经理毕志清告诉记者,相比之前,地方政府要求延迟开工,现在是催着赶紧开工,报项目。大岳咨询是从事PPP等基础设施投资咨询业务的公司,业务涉及全国多地。
其中大部分地方从2月就已经开始工作了,晚一些的在3月初也已经开始工作了,有些地方在考虑的是去年准备的项目,有些地方在考虑新的项目。
毕志清告诉记者,一些疫情不太严重的城市,PPP项目已经启动两周多了。地方政府现在投资稳增长的意愿非常强烈,推动的项目主要是市政工程、综合开发类,这一情况相较2019年第四季度,要好很多。不管是银行还是政策,都再向公共卫生、公共医疗、基建补短板部分倾斜。
对于目前火热的“新基建”概念,毕志清表示还尚未发现动向,只是在嘴上,没有预算,什么都干不了。
在毕志清看来,不管是老基建,还是新基建,都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从目前来看,财政支出路径的风险控制和透明化是趋势,不会开倒车,也就是说财政支出的“开前门、堵后门”思路会延续。
在这三项里,毕志清认为,政府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是最快和最方便的,这次肯定会多用;PPP,这个相对路径比较清晰了,但是受前年和去年的影响,信心受挫现象比较严重,比政府债慢,但是比后面要说的平台转型投入快;至于寄望平台重组转型,再组织资源继续投入基建的路径,短期依然有难度。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