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华体会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绿色环保防灾公共卫生服务效能体系建设、5G—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健康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技术产业孵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动态性的特征。
释义: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0年3月,中央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5月7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获悉,上海初步梳理排摸了这一领域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
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发展历程: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20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时,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0年3月4日,中央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
2020年5月7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获悉,上海初步梳理排摸了这一领域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HTH华体会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各级政府投资约600亿元,其余2100亿元是社会投资。
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范围,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打造产业的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伴随技术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存在优势: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
社会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配送、巡检等方面大显身手,儿童陪伴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亦加速落地。随着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双重因素叠加,服务机器人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新机遇。
发展现状:1、2020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
《指导意见》要求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门架应用,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研制智能型高速动车组。建设航道地理信息测绘和航行水域气象、水文监测等基础设施。推动机场和航空公司、空管、运行保障及监管等单位间核心数据互联共享,实现航空器全球追踪等。建设邮政大数据中心,开展新型寄递地址编码试点应用。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指导意见》还明确,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协同应用、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建设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
2、2020年9月1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召开新基建专题研讨会,云天励飞、百度、阿里云、腾讯等20家单位参加,提出筹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联盟”。
新基建联盟将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进研发、设计、生产、集成、服务等水平,重点围绕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建设,促进新型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3、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在2020年12月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HTH华体会近日,《上海市产业绿贷支持绿色新基建(数据中心)发展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明确为优质的数据中心项目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对采用不同先进节能技术的数据中心项目给予一定的利率下浮。
福建日前印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依托数字福建(长乐、安溪)产业园优先布局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打造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数据汇聚节点。到2022年,全省在用数据中心的机架总规模达10万架。浙江提出优化布局云数据中心,到2022年,全省建成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服务器总数达到300万台左右。在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集中区域部署边缘计算设施。云南提出到2022年建成10个行业级数据中心。
8月31日,中核集团首个大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开建。阿里云近日宣布,位于南通、杭州和乌兰察布的三座超级数据中心正式落成,将新增超百万台服务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未来还将在全国建立10座以上的超级数据中心。腾讯日前宣布未来将新增多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长远规划部署的服务器都将超过100万台。
关键问题:疫情防控期间,新基建作用凸显,它会是一项利在千秋的投资,普华商业集团董事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翟山鹰在线上研讨会上谈到,新基建投资的基础是企业在新经济模式中产生实际商业价值。新基建要踏实下来,不能浮躁,应警惕盲目投资新基建而造成大量不良资产。
翟山鹰认为, 很好,但是如果两个关键问题解决不好,看似美好的新基建可能变得相对空泛。若能补足这两个“关键点”,大量实施的新基建就有了用武之地。
第一个是“软性”的问题。中国的基建硬件进展很快,不代表“软性”的东西进展同样快。新基建要想利用好,需要整个社会,特别是企业领域,对数字经济有明确的认知。电子商务是典型的数字经济,相比传统商业,它有性的变革。通过数字化体系,所有用户对于产品的评价、用户之间的相关信用体系、参与电子商务的所有商家以及各种完善的数据体系,建立起一个完全不同的销售模式。这个模式是一系列围绕数字体系进行的系统化变革,而不是简单地把线下的东西搬到线上。
第二个是新经济的起点问题。新经济的起点在企业家手里,新基建应该为这些数字经济起点的企业提供服务。还有不少企业欠缺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的运营、管理、服务、市场、推广、销售、财务、税务的完整体系。当中国企业开始广泛使用数字系统提高效率的时候,新基建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就出来了。“有人谈及数字经济,必提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有的企业连自身的数字化都没实现,标准的信息化系统都没有,就去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就像一辆残破的车,动力还在用马拉,就要去参加F1。”
翟山鹰说,新基建在运行模式方面也要摆脱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新基建由地方经济承担主要投资责任,这是有问题的。有些地方基础建设方面的不良资产占比较高,如何确保这类地方政府投资的新基建项目能产生良性循环、会创造价值。“如果地方政府在不知道该建什么、不该建什么、怎么产生应用价值的情况下,就投资新基建,这可能是更大的雷。疫情防控期间看到的新经济繁荣,有一些是疫情环境下的假象。疫情过后如果没有更进一步,就只有无限地投钱,不然就会退去,因为它还没有完整的商业逻辑。”
重要举措: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前提,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锻长板、补短板。
适度超前布局5G基建、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通过5G赋能工业互联网,推动5G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从而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在此基础上,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制造业数字化、HTH华体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进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形态变革,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但同时面临着地理边界限制、区域能源安全保障不足等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加快布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电力枢纽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经积淀了大量优质资产,但这些优质资产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成本,债务风险加大。如何盘活这些优质资产、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推动经济去杠杆,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需把握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地方投融资效率、盘活存量资产、广泛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化解地方债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意义:从短期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就业岗位,有助于消除疫情冲击带来的产出缺口、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从长远看,适度超前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夯实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显著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