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华体会社会治理是个“大课题”。2022年以来,厦门市集美区持续探索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着力破解机制体制障碍,探索全新的社会治理新路径。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厦门市集美区委政法委员会、集美区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人民网福建频道共同推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系列访谈,将对话集美区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先进人物,展示“集美之治”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效。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提升集美区城乡建设环境品质,关系到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关系到居民居住满意度,集美区建设与交通局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HTH华体会HTH华体会,成效如何?
陈金平:2022年,我局牵头基础建设专项组,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成员单位间互动协调,促进项目推进,提升工作效率。
城乡环境显著改善。牵头编制《集美区2022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生成2022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50个。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召开专家评审会,形成推荐名录并上报市风貌保护委员会。开展集镇环境整治,统筹实施污水、垃圾、绿化、道路、公共空间和历史文化挖掘等项目。提升夜景照明设施,对重要区域进行夜景补强改造。加强农村路灯设施的巡查,共修复处置不亮路灯2415盏。
交通设施全面提升。根据群众需求,新建29个公交站点,提升24个公交中途站点。加快发展寄递物流业,物流节点100%覆盖农村。完善公共停车设施,完工投用停车场8个,新增1384个停车泊位,策划新增路内泊位12条,停车位1330个。优化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场所,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57处,新增约2959个充电插口。提升农村公路设施,排查区管农村公路72条。
住房保障持续加强。加快安置房项目建设,我区已累计建成20个安置房小区,总建筑面积335.36万平方米,全区启动前期手续及开工建设的安置房项目22个,房源套数约1.7万套。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计划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9个,涉及4414户,已全部完成。2023年,通过各镇(街)组织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建立项目储备库,结合老旧小区基本情况以及居民改造意愿,计划对杏林街道银杏花园、杏滨街道荣坪新村、集美街道乐安商厦等6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涉及改造户数9254户。
陈金平:我们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治理过程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共享治理成果。
例如,为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我们充分挖掘、盘活存量停车资源,推进错时共享,推动灌口大道1500号地块、集美城发大厦停车场等4处企事业单位专用停车场,向社会公众开放错时共享停车服务,提供停车位636个,进一步缓解停车压力。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停车信息引导平台建设,目前集美新城停车信息引导平台已投入使用,这在我市属于首例。
又如,对所有区管工地进行扬尘管控,全面推广设置围挡喷雾、外架喷淋、雾炮等抑尘系统并采用黑网布或绿网布对裸露地块进行覆盖防尘。例如集美区管软件园三期F26地块项目设置花园式办公区,以及规范、封闭的施工围挡,在围挡及基坑临边护栏设置齐全、有效的喷淋设施,场内主要路面已全部硬化,净车措施落实到位,保持项目出入口及周边道路干净整洁,对裸露土方进行覆盖,土方施工面加强雾炮降尘,并借助视频监控系统紧盯重点时段,及时进行防尘降尘管控。在市对区在建工地网格精细化管理考评中成绩优良。
陈金平:依托社会治理综合网格,构建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网格。构建基础设施大数据可视化共享化“智慧集美”平台模块,围绕市政、交通、教育、卫生等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综合管理“N+应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建设品质,全面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建立精细化工作机制,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把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到位,及时牵头解决项目前期手续、现场建设HTH华体会、后期验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共同推动集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动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数据化、可视化”,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示范区攻坚助力。
继续优化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城乡品质。对公共停车场、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年度建设计划。精准“把脉”,策划一批微整治、改造提升项目,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加大力度盘活未利用地、推动边角地再利用,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等创新型投资形式,让城市建设发展焕发新的活力。